魏晋:曹不兴(世称“曹衣带水”)、卫协、顾恺之、张僧繇、戴逵等。
隋代:展之虔,善为人物画。
唐代:
李思训,开创清绿山水绘画类型,著名作品有《江帆楼阁图》。
其子李昭道(人称小李将军),著名作品有《明皇幸蜀图》。
阎立本,唐代宫廷画家,著名作品有《步辇图》。
尉迟乙僧,善为西域画风,特点是屈铁盘丝,凹凸感强。
吴道子,世誉“吴带当风”,后世尊称“画圣”。
张萱、周昉,善为仕女画。张萱的名作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、《捣练图》,周昉的名作《挥扇仕女图》、《簪花仕女图》、《调琴啜茗图》。
张彦远,著有绘画理论专著《历代名画记》。该书提出品评作品的五个等级:自然、神、妙、精、谨而细。
五代:
人物画名家有南唐周文矩《宫中图卷》、《宫女图》等;顾闳中《韩熙载夜宴图》;王齐翰《勘书图》。
花鸟画名家有西蜀黄筌《珍禽图》;南唐徐熙,以墨、淡彩为主。
山水画名家有北方山水画派的荆浩《匡庐图》;关同《山溪待渡图》。南方山水画派的南唐董源《潇湘图》、《夏山图》、《夏景山口待渡图》、《龙宿郊民图》;董源之徒巨然的《万壑松风图》、《秋山问道图》、《层岩丛树图》、《秋山图》;后周郭忠恕《明皇避暑宫图》、《江行雪霁图》。
北宋:
人物画名家有武宗元《朝元仙杖图》、《八十七神仙卷》。
花鸟画名家有赵昌、易元吉和崔白《双喜图》、《竹鸥图》。
山水画名家有李成《读碑窠石图》、《寒林平野图》;范宽《溪山行旅图》、《临流独坐图》、《雪景寒林图》、《雪山萧寺图》。
北宋时期的绘画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。郭熙著《林泉高致》;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;刘道醇著《圣朝名画评》,提出六要:气韵兼力、去来自然、变异合理、彩绘有泽、格制俱老、师学舍短和六长:粗卤求笔、细巧求力、无墨求染、归怪求理、僻涩求才、平画求长。
宋代出现了文人画的新局面。白描人物画有李公麟的《五马图》、《临韦偃牧放图》、《郭子仪单骑退回纥图》、《免胄图》、《维摩诘像》、《自在在心不在相》。
小景山水画有王冼《渔村小雪》、《瀛山图》;米芾(号称“米点山水”)《潇湘奇观图》、《云山墨戏图》、《云山得意图》;湖州竹派的文同,善竹;苏轼的《枯木竹石图卷》、《木石图》。
南宋:
李唐绘作《采薇图》、《万壑松风图》、《清溪渔隐图》、《长夏江寺图》;刘松年《四景山水》、《罗汉像》;
赵伯驹、赵伯骕的青绿山水画《江山秋色图》、《万松金阙图》;李嵩《巴船下峡图》、《赤壁图》;马远《晓雪山水图》、《雨中山水图》、《梅石溪凫图》、《静听松风图》、《夕阳山水图》;夏圭《溪山清远图》、《山水四段》;梁楷《太白行吟图》,法常《六祖批竹图》、《雪景山水图》、《泼墨山水图》,二人善为水墨写意人物画;梵隆《十六应身图卷》、《罗汉渡海图卷》;智融《牧牛图》。
元代:
最终确立了水墨画在中国画中的统治地位。
名家有钱选《浮玉山居图》、《秋瓜图》、《山居图》、《柴桑翁像》;赵孟頫《秋郊饮马》、《人骑图》、《幼舆丘壑图》;任仁发《二马图》、《张果见明皇图》、《秋水见凫鹥图》;高克恭《云横秀岭》、《春山晴云》、《竹石》。
最为著名的当数“元四家”:黄公望、倪瓒、吴镇和王蒙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