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:始现甲骨文,后世载入《铁云藏龟》。

周:

金文(钟鼎文),著名的作品有《大盂鼎》、《史墙盘》、《散氏盘》、《毛公鼎》;

石鼓文,即大篆。

秦:小篆,著名作品有《泰山刻石》、《琅琊台刻石》。

汉:

隶书,成熟于东汉,著名作品有《礼器碑》、《孔宙碑》、《史晨碑》、《曹全碑》、

《鲜于璜碑》、《衡方碑》、《张迁碑》、蔡邕的《熹平石经》。

始现草书,发展经历三个阶段:

章草:由隶书草写而成,著名作品有东汉史游《急就章》、西晋陆机《平复帖》;

今草:又名小草,由楷书发展而成,东汉张芝首创,东晋王羲之使之成熟,著名作品有《十七帖》;

狂草:盛于唐。

始现行书,又称行押书,分为行楷和行草,著名作品有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。

南北朝:

碑刻,为早期楷书雏形,北方为魏碑,著名作品有《龙门四品》、《张猛龙碑》、

《嵩高灵庙碑》;南方碑刻有《瘗鹤铭》等。

楷书,钟繇首创,著名作品有《宣示表》、《贺捷表》。

唐:

楷书发展到高峰,名家迭出。

得到初唐四大家:虞世南(名作《孔安庙堂碑》)、欧阳询(名作《九成宫醴铭》、《皇甫诞碑》)、褚遂良(名作《雁塔圣教序碑》)、薛稷(名作《信行禅师碑》)。

颜真卿,著名作品有《多宝塔碑》等。

柳公权,著名作品有《玄秘塔碑》、《神策军碑》等。

元:赵孟頫,世称“赵体”,与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并称楷书四体:欧、颜、柳、赵。